“上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有没有前途?”“我是大二学生,现在医药高新区一企业边学习边实习,月收入5000多元。”在微信上,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成良以自己为例,为刚进校的大一学生解惑。
在泰职院,更为常见的一个现象是,大健康产业相关专业的学生尚未毕业,就已被周边企业提前锁定。
一家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缘何倍受企业青睐?在泰职院院长徐庆国看来,关键在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自2016年迁至泰州医药高新区后,泰职院明确提出:融入园区,深耕大健康产业。徐庆国说,泰职院的成功之处在于,放大区位优势,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找准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衔接点。
建设教学工厂,推进精准施教
“园区-企业-学院”,是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独特的办学思路。2016年9月,学校从迎春路迁入国家级泰州医药高新区,是泰州市委市政府优化高校资源布局、支持医药高新区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既是泰职院发展的需要,也是泰州医药高新区发展、培育人才的需要。泰职院落户,既可以为医药城、开发区、滨江园区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也能推进医药城产城一体的发展。
秉承上述理念,泰职院把全面对接大健康产业体系建设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从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优化等方面着手,探索发展新路径。
泰职院近期建成并启用的GMP教学工厂,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该教学工厂总投资1200万元,主要用于学生实训和企业员工培训。其最大特色在于高度仿真,不仅建有药企的相关生产设施和场所,同时,相关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等方面均能达到我国制药行业GMP认证标准规定的卫生质量要求。据介绍,该GMP教学工厂可同时接受近50人的实习培训任务。
泰职院校企合作中心副主任宋正和教授介绍,教学工厂源自新加坡,是指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在教学工厂里,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实现由模拟到模仿再到融合的过程。
药学分院院长王立中介绍,由于药品生产等企业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有着严格要求,过去,学生往往难以大规模开展入企实习。现在学校有了教学工厂,教师在这里授课,学生听课后,转身就能亲手操作。此外,为推进精准施教,泰职院还将联合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有针对性设置教学内容。
“原来一些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与生产一线和技术研发脱节,毕业生难以胜任企业安排的工作,企业需要岗前培训,又是一笔成本。”在泰州医药园区党工委委员、组织人事局局长徐永千看来,教学工厂可以有效整合产教双方的优质教育资源,营造真实学习空间,把行业企业鲜活的“血液”注入教学过程,通过精准施教培养企业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企业“合伙”办学,实现精准就业
近期,泰职院毕业生陈旭刚毕业就被扬子江药业集团招揽,年薪达10万元以上。在陈旭看来,此次应聘毫无悬念。因为,此前她作为学徒生,已在该药企顶岗实习工作了1年多,工作业绩颇受认可。
“好学、好用”,这是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制造部部长张建中对泰职院学生的评价。“我们留用了不少泰职院的学生,有几个学生甚至一毕业就已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生产组长甚至管理人员”。
扬子江药业集团与泰职院药品生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专业共同合作育人,实习生每周5天,每天8小时工作制,其它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工学交替,企业提供3500元左右的薪酬。泰职院2名优秀学生毕业后升任该公司设备维护工程师,平均月薪已达7000元以上。学生们普遍认为, 扬子江药业管理规范、技术精良,企业文化不错,具有良好的上升空间。作为母校的泰职院也对学生就业前途感到放心。在这种合作中,学生、学校、企业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种企业“合伙人”的合作办学模式,吸引了更多企业和园区的关注。泰职院与园区、企业之间的“联姻”,自然也水到渠成。去年,泰职院与医药高新区签约成立“园区-企业-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除校方和园区管委会外,陆续引入56家企业作为理事单位参与合作办学理事会。各方共同制订了《“园区-企业-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章程》、《理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打造“政校企”合作平台,构建校地校企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开展合作办学,泰职院打造了与医药产业链深度对接的“六大专业集群”。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难题带到课堂,部分课程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泰职院副院长钟文乐教授说,高职校学生就业,存在校企对接“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把这问题解决了,企业有什么需求,学校就能提供什么服务,两者就合拍了。
培养卓越人才,打响职教品牌
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药物制剂技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赛项一等奖,全国康复治疗相关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这几年,揽下的这一个个“国”字号大奖,是泰职院倾力培养卓越人才,并打响职教品牌的生动写照。
该院认为,地方高职院校放大辐射效应,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最关键的是需要有一流的人才。
秉承上述理念,该校出台系列改革方案。例如,深化“卓越人才班”改革试点工作,突出创新创业能力、跨专业能力培养。此外,对于优秀人才,还将给予留校等特殊奖励。
今年刚毕业的该校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胡天允,幸运成为该校首个因获奖而留校的学生。据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23个部门及行业组织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砝码。在今年5月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赛项中,胡天允荣获一等奖,实现了该校在该项大赛上的历史性突破。
10月份,泰职院再获殊荣。在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相关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康复治疗技术学组中,该校2016级康复专业学生李航宇、陈妍、史圆圆组成的代表队荣获一等奖。据悉,该项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自赛事举办以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4届比赛中共获得团体一等奖2项,团体二等奖2项,单项一等奖5项,单项二等奖3项,单项三等奖3项,总成绩三次位居江苏省高职院校组首位。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老师。该校此前出台的全面服务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方案提出,实施一流“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工程、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领军人才引培工程等,全力培育大健康专业集群名师团队。一个典型的揽才例子是,近期该学院举办高端领军人才聘任仪式,泰职院党委书记陈士宏为中国医药城企业长泰药业董事长蒋志君教授颁发了聘书。
“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陈士宏说,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园校企人才资源互聘共享,引入更多高端领军人才,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强动力。